• 欢迎来到上海启课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试院www.shmeea.edu.cn为准
    自考查询:

    上海自考00422唐诗研究知识点押题资料

    2021-06-22 16:27:02   来源:上海自考服务网    点击:
      《唐诗研究》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机密)

    若想了解试卷全部的内容,可加入【考生交流群】
    也可咨询我们老师,获取完整文件版自考资料。

      第1部分:唐诗的繁荣

      知识点一:作品数量多

      *清康熙年间,彭定求等编《全唐诗》,汇总了当时收集到的全部唐人诗篇,计二千二百余家,诗48900多首。

      *由于敦煌石窟的发掘及现代学者的努力,现存唐诗总数约

      55000多首。

      *1982年7月,中华书局刊《全唐诗外编》。

      知识点二:古调新声,各体该备

      古调: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乐府、歌行;(无八言诗)

      新声:律诗(七律、排律)、绝句。

      *今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为古体诗。

      *唐以后再无新的诗体,王国维说过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因此说“古调新声,各体该备”。

      1)最早的四言诗出现于《诗经》

      *唐以前三言诗、四言诗多出现在乐府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中,属民间诗歌。

      *唐诗中三言诗不多,文人较少涉及,仅李贺的《苏小小墓》(也不是完全的三言诗)。

      *杜甫不作四言诗。李白则创作了较多的四言诗,如《来日大难》、《上崔相百忧章》、《雪谗诗赠友人》等。李白曾说:“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束之以声调,俳优哉。”

      2)西汉苏武、李陵是五言诗的始祖。(说法)

      3)七言诗最早出现于乐府。

      4)排律:超过八句的律诗。

      5)唐六言诗多写山水景色、离别远行及夫妇之情。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王维《田园乐》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字季兰(女道士)《八至》

      6)杂言诗较多存于乐府,例如,李白的《蜀道难》、《三、五、七言》等。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有人认为词就是从杂言诗变化而来的,如白居易《忆江南》后成为词牌名。(说法)

      知识点三: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绮而不靡的贞观诗;

      *言近旨远的梵志体;

      *奠定近体声律的珠英学士;

      *提倡风骨兴寄的四杰、陈子昂;

      *胸襟开阔、气象豪迈的盛唐山水田园诗;

      *侠气、豪情、立功、报国的盛唐边塞诗;

      *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本子昂之古雅而益之以气骨”的“箧中集”;

      *“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之以风神”的大历十才子;

      *盛唐诗风的继承者刘长卿、韦应物;

      *中唐诗变的先行者皎然、顾况等吴中诗派;

      *元清白俗、郊寒岛瘦;

      *次韵相酬、杯酒光景的“元和体”;

      *求新求变的韩孟诗派;

      *韩昌黎以文为诗、以铺叙为诗、以议论为诗;

      *幽艳晚香、唯美、悲剧、偏重近体的晚唐诗;

      *李商隐:“沉博艳丽”;温庭筠:“藻绮”;杜牧:“清丽”。

      知识点四:朝野上下,人工篇什

      1)皇帝、大臣、宫女、道士、职业诗人、武将、平民、乐妓、小孩、甚至敌人都在作诗。唐朝皇帝均会作诗,且常和群臣唱和,唐皇重视诗人,无因人废诗之行为(如:骆宾王、上官婉儿等)。*唐二十位皇帝,武则天时代诗人聚集最多,典故“夺锦之才(东方虬、宋之问)”。武则天自己也创作了一些思妇诗(闺怨诗),例如:《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

      李白的“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长相思二首》之一),与武则天的“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看取石榴裙。”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官婉儿不仅会作诗,且会评诗,“能秤量天下之才”。例宋之问、沈佺期在昆明池斗诗。沈佺期“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二句,上官婉儿评曰:“词气已竭”。明王世贞评曰:“累句中的累句”。宋之问“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二句,上官婉儿评曰:“犹陟健举”。明王世贞评曰:“佳

      句中的佳句”。(“夜珠”典故:汉武帝曾在昆明池得夜明珠。)

      *唐代的武将也会作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曾作过一首咏雪诗《咏雪》:

      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

      那个(骨孝)儿射雁落,白毛空里雪纷纷。

      *唐代的小孩儿也非常了得。李商隐赞10岁时的韩偓“雏凤清于老凤声”。

      2)言论自由

      “童子皆吟长恨曲,胡儿都唱琵琶篇。”——唐玄宗悼白居易。

      3)因诗取材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就因其《寒食》诗为德宗赏识,擢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一下子平步青云。(汉朝寒食节不许生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4)“绝句登上诗坛是唐诗高潮的标志”——北大林教授。

      绝句是当时最普及的诗歌体裁,因为绝句能唱(新乐府不能唱),所以唐人常将绝句称为“乐府”或“小律诗”。

      *“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即唐三百年之乐府也”。(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序》)

      知识点五:唐诗繁荣的原因:(社会渊源、思想渊源、文学渊源)

      (一)外因

      1)大一统的社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天下太平。

      *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政策上的兼收并蓄,有利于人们的思想活跃。

      *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国

      力的强盛,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物质环境;

      2)唐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门阀制度的打破,庶族地主开始崛起于政坛,士庶于是渐趋合流;

      *唐代确立科举取士制度,为广大地主分子进入仕途打开了大门;

      *阶级关系的变动使得唐以前封建社会中积累起来的许多矛盾,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

      *唐代文学以寒士为主体,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力量。

      3)思想解放、南北汇合、中外交流。

      *儒、释、道三教并重,任侠之风炽盛,这四股思潮相互融和,互为表里,合成了有唐一代社会思想的基本框架;

      *唐以前北方文学雄浑悲壮,南方文学秀丽阴柔,入唐以后,将南北风格糅合在一起。

      *中外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了异域的艺术风貌;

      *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流动、变易的趋势,给人以蓬勃而富于生机的感受。这样的时代氛围,必然有助于打开人的眼界,充实人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活动的波涛,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丰富的源泉。

      4)帝王的提倡

      *朝野上下,人工篇什。唐朝皇帝均会作诗,且常和群臣唱和;

      *经常举办的赛诗活动,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

      *唐皇对诗人重视且宽容,文境松弛,无因人废诗之行为;

      *“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帝王不仅亲自阅卷,而且微行访贤,收受行卷。

      (二)内因

      5)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

      *唐人所承受的文学遗产是相当丰厚的。从《诗经》到齐梁,诗歌在形式上日臻完备,艺术上日趋成熟。特别是齐梁时期,诗歌的词汇日渐丰富,音节日渐和谐,诗人开始注意平仄的协调、对偶的工整。齐梁的新体诗开始具备了律诗的雏形。

      *诗歌发展至唐代,已经具备了繁荣的条件。唐代诗人学习并发展了齐梁诗人的技巧,但改革了内容。

      *唐代诗人对传统文学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借用杜甫诗中的两句话来概括,“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行卷”:

      1)唐代科举制度下形成的一种社会风尚。

      2)由于唐代科举考试之试卷不糊名,主考官除了审阅考生在考场上的答卷,还可视其平昔诗文和

      声名来决定录取与否。“行卷”正是考生们向主考官乃至天下人展示自己文才,并籍此博得声名的一种重要手段。

      3)“行卷”是唐代科举考试与唐诗繁荣之间的一个关键点。

      前人对唐诗的繁荣有那些说法?

      *唐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物质环境;

      *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政策上的兼收并蓄,有利于人们的思想活跃;

      *“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和统治者的提倡,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

      *中外各民族的交往,沟通了异域的艺术风貌;

      “诗赋取士”的争论?

      1)首先把唐诗繁荣的原因归之于“诗赋取士”科举制度的是南宋的严羽;

      2)反对科举兴诗说的理由有二:一是诗之盛衰取决于人之才学,不取决于科举选拔制度;二是唐人省题诗多不工。

      3)“以诗取士”制度促使唐诗兴盛者,“功夫在场外”:

      *“以诗取士”制度的产生与帝王对诗歌的倡扬有关。帝王不仅亲自阅卷,而且微行访贤,收受行卷。

      *唐科举考试与唐诗繁荣之间的一个关键点——“行卷”。

      *正缘此,终唐一代,举国士子以攻诗为业,书肆商人以售诗为事,娼楼歌妓以唱诗为荣,市井小民以传诗为乐。从这个角度说“以诗取士”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不亦可乎?

      唐人对传统文学的态度?

      唐代诗人对传统文学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借用杜甫诗中的两句话来概括,“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第二部分唐诗的分期

      唐王朝290年,20位皇帝,期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故(武则天篡权、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文学亦随之而变化。文学的发展与政治是紧密相关的,政治的兴衰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知识点六:四唐分期说的形成过程

      (1)严羽的“以时为体”说——五期论

      *最早给唐诗分期的是南宋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体》中“以时而论”,把唐诗分为五体: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根据:严羽认为不同历史阶段的诗歌有不同的言语、气象,亦即风格,虽不无例外,但大致可以加以区分。

      *目的:反映了严羽推崇盛唐、标榜盛唐,处处以盛唐诗歌为法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严羽分期中没有

      “中唐”概念,而早在《沧浪诗话》问世前一百多年,杨时就提到过“中唐”,而且提出了“元和之诗极盛”的观点。

      (2)杨士弘的“音律正变”说——三期论

      *元代杨士弘的《唐音》则是根据“音律之正变”,把唐诗分为三段:唐初、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正(音)”即“盛、兴”,“变(音)”即“衰、亡”。

      (3)高棅的“声律、兴象、文词、理致

      ”说——四期论

      *最后完成“四唐分期说”,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的,是明代的高棅。

      *高棅在《唐诗品汇》中,以“声律、兴象、文词、理致

      ”为依据,结合各个时期诗歌的风格特征和流变情况,对唐诗作了详、略两种分期。

      *略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详分:

      ①贞观、永徽之时,此初唐之始制也。

      ②神龙以还,洎(ji)开元初,此初唐之渐盛也。

      ③开元、天宝间,此盛唐之盛者也。

      ④大历、贞元中,此中唐之再盛也。

      ⑤元和之际,此晚唐之变也。

      ⑥开成以后,此晚唐变态之极,而遗风馀韵犹有存者焉。

      *由于《唐诗品汇》是分体编次,高棅在对各体的论述品评过程中,又分出“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馀响”、“旁流”等九个品目,以充实四唐分期说。

      *高棅的分期,鲜明地体现出“伸正绌(chu)变”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表现在对李白、杜甫的苦心安排上,更表现在元和诗坛的归属问题上。

      “四唐分期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伸正绌变、标榜盛唐、推崇李杜的观点,开了明七子以盛唐为宗、李杜为主的先河。

      《唐诗品汇》——(名词解释)

      1)明代高棅编撰的一部唐诗总集。(1分)

      2)书中提出“四唐”说。(1分)

      3)分体编排,每体分九等。(2分)

      知识点七:后人对四唐分期说的意见

      (1)明、清诗论家对四唐分期说的攻击这些学者抓住“四唐分期说”论人论世,无法统一的矛盾,来反对唐诗分期,特别是藉分期标榜盛唐,贬低中晚唐的做法。

      *“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时代声调,故自必不可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则?逗者,变之渐也,非逗,故无由变。”(明*王世懋)

      *“文章关于世运,而有盛必有衰,乃风气使然,非人力所能勉强也。”(明*叶羲昂)

      *“初、盛、中、晚自有诗也,不必初盛也。李、杜、王、岑、钱、刘,下迨元、白、卢、郑,各自有诗也,不必李、杜也。”(明*袁宏道)

      *“世之论唐诗者,必曰初盛中晚,老师竖儒,递相传述。揆厥所由,盖创于宋季之严仪,而成于国初之高棅,承伪踵谬,三百年于此矣。”(清*钱谦益)*“夫初盛中晚者,以言乎世代之先后可耳,岂可以此定诗人之高下哉!”(清*黄周星)

      (2)近、现代学者对四唐分期说的修正现当代学者一般并不反对给唐诗分期。不过,现当代学者对唐诗的分期只是取其形式,而不取其藉分期标榜盛唐、贬低中晚唐的立场。

      *“我们分唐诗为四个时期,便是指明唐诗起、盛、变、衰的脉络,只为叙述的清楚计,并不含有何等褒贬深意的。”(胡云翼《唐诗研究》)

      *“所谓‘盛唐’,应当首先理解为唐代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所谓‘中唐’,也应当理解为唐代史的中期。唐诗的时期是依历史时期来区分的,但‘盛唐诗’并不表示唐诗的全盛时期,

      ‘中唐诗’也不是盛唐诗的衰落现象。甚至,我还以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反而应当属于中唐。”(施蛰存《唐诗百话》)

      第三部分唐诗的流变(初盛中晚)

      知识点八:唐诗的准备阶段(唐音始制618—712近百年)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一)绮而不靡的贞观诗——唐五古诗之始

      (a)从宋人《新唐书》,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后人多把以唐太宗为代表的贞观诗看作是六朝绮丽诗风的馀波。

      *除众口一词指初唐诗为六朝遗风外,具体的罪名也从

      “纤巧”而逐步升格为“浮靡”、“颓靡”,以至“宫廷”,其结果是出现了闻一多《唐诗杂论》中的那个闻名论断:“宫体诗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闻一多先生一锤定音,从此,唐太宗及其领导下的贞观诗人们就被戴上了“宫体诗”、“宫廷诗”、“艳情诗”作者的帽子而载入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

      (b)然而,绮丽非“浮靡”,更不等于“颓靡”或“宫体”。应该说明过去很长时间内把这一段诗歌叫作“宫体余风”是不确切的。

      *贞观诗坛确有绮丽的一面,但绮丽非“浮靡”,更不等于“颓靡”或“宫体”。*《全唐书》收录的69首唐太宗作品中没有一首是宫体诗。相反,他那些自诩功业、言志抒怀之作,更是辞气壮伟,诗语与功业相副,受到历代诗论家的称赏。例如:“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传说唐太宗试作宫体,让虞世南唱和,受到虞世南的劝阻,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纵观虞世南现存诗作,边塞诗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宫廷诗,我们即使称他为唐代第1位边塞诗人亦不为过。他的《出塞》中的“雪暗”几句甚至还令人想起岑参的《白雪歌》。

      *总而言之,还以明人徐献忠《唐诗品》中“贞观之初,浮靡虽去,而绮丽犹扬”数语,持论平,著眼正,最为切而宜。

      (二)言近旨远的梵志体——通俗诗之源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才高位下”,为人放诞纵酒,诗多以酒为题材,似陶渊明。王绩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开山祖,也是唐山水田园诗之祖。作品《野望》是唐代最早的五言律诗,最早的山水田园诗。

      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是唐代最早的通俗诗。王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初唐通俗诗派之祖。其他还有:王梵志、寒山、拾得。

      通俗诗特点:

      内容:劝世讽时、注重教化;

      语言:通俗平浅、富有理趣;

      诗风:言近旨远、词朴理到。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句破题。“东皋”:作者号。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对仗,写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对仗,写人。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采薇”:典故。

      王绩《野望》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王绩《过酒家*五首之二》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王绩《独酌》

      唐代早期最有代表性的通俗诗人——王梵志

      王梵志,诗僧,原名梵天,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其诗语言浅近,风趣幽默,主要流传于民间。集已佚,《全唐诗》未收录其诗,近代在敦煌考古发现残卷存其部分诗篇。(约300多篇)。王梵志与王绩时代相近,同为唐通俗诗之源。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

      ——与世无争、息事宁人。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求去,送吾即上道。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图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养儿从少打,莫道怜不笞。长大欺父母,后悔定无疑。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梵志体”——(2004年名词解释)

      从王绩到王梵志,唐诗开辟了一条通俗化的新路。通俗诗派的诗歌以其劝世讽时、注重教化的内容特色,通俗平浅、富有理趣的语言特色为世人所注目。他们言近而旨远、“词朴而理到”的诗风,对后世通俗诗歌,甚至文人创作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这一派诗人的创作风格被称为“梵志体”。

      (三)注重声律的珠英学士派

      ——“盛唐之音”的基础

      珠英学士派——(2001年名词解释)初唐诗坛之盛,当推武后时期。武则天欲以美事掩其丑,乃诏男宠张昌宗撰《三教珠英》。引文学之士苏味道、李峤、崔融、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张说等

      26人,用二年时间完成。这26位当时一流的大诗人,今统称之为“珠英学士派”。珠英学士们借修书之名,“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对诗歌体裁格律多所研究,从理论到创作皆有建树。珠英学士派向上继承了贞观、永徽的遗风,向下开辟了开元、天宝的新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唐向盛唐转变的关键,珠英学士派以前一直被看作宫廷诗人,忽略了他们的贡献,事实上他们与“四杰”和陈子昂同等重要。

      苏味道、李峤、崔融、杜审言——“文章四友”;苏味道、李峤——“苏李”;沈佺期、宋之问——“沈宋”。

      珠英学士对唐音之由初入盛所作的贡献:

      1)奠定近体声律

      唐人称五七言近体诗为“今体诗”,近体诗的成熟与繁荣也是唐诗由初入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初唐诗人们对近体诗的声律、对偶、病犯作了系统的研究。这其中珠英学士派起了关键的作用:从“苏李居前,沈宋比肩”到“唐人律诗,沈宋为正宗”等评语,我们不难得出珠英学士派奠定五七言近体诗基础的结论了。正是他们,为唐音之由初入盛作好了声律方面的准备。

      2)树立创作范式

      由于举世学诗的的风气,在初唐时,许多介绍诗歌作法、树立创作范式的著作(类书、类书式的大型组诗等)应运而生。其中影响较大、流传较广者大都出于珠英学士之手,如崔融的《新定诗体》,张说、徐坚的《初学记》等。其中流传最广者当推珠英学士李峤的类书式组诗《杂咏》。

      《杂咏》——

      珠英学士李峤的《杂咏》是一部由120首咏物五律组成的类书式组诗诗集。诗歌按乾象、坤仪、芳草、嘉树、灵禽、祥兽等十二类编排,每类十首,每首使用二三个至四五个不等的典故。诗人的目的是为学作咏物律诗者作系统的示范,故这120首诗不仅为一时取法,而且飘洋过海,成为日本的幼学启蒙书。后世学者对这部诗集也较重视。

      3)注意发扬性情

      在唐初的五十余年间,诗人们大都注重藻绘而忽略性情。从珠英学士开始,已在向着托物写心、借景抒情的创作方向前进。当然,这一特色的充分发挥,尚有待于后来者

      ——盛唐诗人的共同努力。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迟日”:春日迟迟。)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杜审言在唐中宗时被贬官流放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这首诗当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渡湘江时所

      写,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着与他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怀念京国,悲思愁绪,一触而发。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以热景写哀之作。

      *最早注意到人的主观情绪的是时代略早于珠英学士的宫廷诗人元兢的《古今诗人秀句》。

      (四)提倡风骨的四杰和陈子昂

      高宗永徽、龙朔年间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以文词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为“初唐四杰”。

      陈子昂,唐诗由初转盛过程中一位得风气之先的伟大作家,但在当时是一个“孤独的复古者”。

      “风骨”之说起于建安,三曹七子以风骨振于文坛。至六朝,浮靡之风走向极端。陈子昂以复古反正,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珠英学士汉魏否定六朝否定唐朝(风骨)(声律、性情、艺术经验)(盛唐之音:声律风骨兼备)

      四杰、陈子昂

      殷璠《河岳英灵集序》中评曰:“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正是初唐众多诗人的努力,特别是经过珠英学士、四杰、陈子昂等人在声律、风骨、性情诸方面的准备,唐诗逐步走出了六朝的阴影,确立了自己的面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之音终于在诗坛奏响,唐诗开始进入全面繁荣的春天。

      知识点九:唐诗的兴盛阶段(盛世风范*713—765*只50多年,最短)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安史之乱(755*天宝14年)。

      *一般认为盛唐从公元713—755。本教材延长十年,目的将杜甫大部分划入盛唐(杜卒于770年)。

      (一)诗歌体裁形式的发展

      盛唐气象:(简答题)

      1)律诗规范确定,七言地位渐高

      ①七言律诗渐盛初唐律诗较柔靡,多五言应制诗。盛唐始七言律诗渐盛,例如,贾至、王维、岑参、杜甫于758年春同题唱和《早朝大明宫》。当时,贾至任中书舍人,王维为太子中允,岑参官右补阙,杜甫官左拾遗。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王、岑、杜三人以同题和作,下面引王维之作《早朝大明宫》:

      绛帻鸡人报晓筹,——早朝前。绛帻:红色鸡冠帽。

      尚衣方进翠云裘。——尚衣:尚衣局,负责皇帝的穿戴。

      九天阊阖开宫殿,——早朝中。气魄大。

      万国衣冠拜冕琉。——各国使节朝拜。冕琉:唐皇的帽子。

      日色才临仙掌动,——仙掌:仪仗中的华盖。

      香烟欲傍衮龙浮。——香:香炉。衮龙浮:皇帝临朝。

      朝罢须裁五色诏,——早朝后。裁:写。

      佩声归到凤池头。——佩声:中书舍人的玉佩声。

      凤池头:中书舍人官邸所在地。

      王右丞的这首诗描绘了大明宫早朝庄严华贵的气氛,反映了唐朝皇帝的庄严威仪。后人认为这首诗气象阔大,雍容华贵,有盛唐气象。

      ②长篇排律出现盛唐长篇排律的出现,也是盛唐诗歌兴旺的表现。

      2)乐府面貌改变,歌行发达成熟

      ①盛唐是唐代乐府创作的第1个高潮

      初唐乐府绮丽而不浮靡。较闻名的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两首诗被后人誉为“青春少年的青春歌唱。”闻一多先生更是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盛唐乐府较之初唐,反映的生活更广阔,思想更深沉。李白的乐府旧题、杜甫的新题乐府代表了盛唐乐府的挺高成就。

      *李白对乐府浸淫很深,闻名作品有《蜀道难》、《远别离》等。

      *杜甫跳出了乐府旧题的范畴,字字新题、“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大大改变了唐乐府的面貌。杜甫不仅创造了新题乐府,而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来的新乐府运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闻名作品有《兵车行》、《三吏三别》、《石壕村》等。

      ②歌行发达成熟在盛唐

      唐人乐府的主要形式是五七言歌行,《燕歌行》是唐以前较早的歌行体诗。歌行发达成熟在盛唐,王、孟、高、岑、李白等都写歌行。古诗篇幅长,有气势,语句自由不受束缚,但音韵不美。而律诗要求对仗,讲求平仄,音韵跌宕起伏,有韵律之美,但语句受束缚不自由。盛唐歌行兼取古、近两体之长,既有铺张淋漓的气势,又有排比对称的美感;既有婉转谐和的韵律,又有跌宕跳跃的节奏。唐代诗人笔下的歌行平仄对仗、不受束缚,容量大、音韵美(古诗的容量,律

      诗的音韵)。

      *除五七言歌行外,盛唐的长短句杂言歌行也占有重要的一席,李白的《蜀道难》就是。

      3)绝句创体创格,蔚为诗国新声

      绝句体裁短小,极易抒情,易于歌唱。五七言绝句在唐代被称为“乐府”或“小律诗”,是当时最普及的诗歌体裁。曾有人认为“绝者截也”,意为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看,是先有绝句,后有律诗。应该说律诗是绝句的发展。清王士禛:“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即唐三百年之乐府。”

      胡应麟:“乐府之体,古今凡三变,汉魏古词,一变也。唐人绝句,一变也。宋元词曲,一变也。”

      *盛唐五言绝句以李白、王维为最,次为孟浩然、崔国辅。

      *盛唐七言绝句以王昌龄、李白为最,次为高适、岑参。

      真正代表盛唐绝句成就的是李白、王维、王昌龄等绝句大家,他们的绝句“一唱三叹、风调飘逸。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

      有人认为杜甫的绝句不是正声而是变音,甚至说他“绝句本无所解”。事实并非如此,杜甫不仅用绝句的形式发表了对诗歌的独到见解,如《戏为六绝句》,且同样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简论“盛唐气象”。(简答题)

      1)风骨、兴寄、声律、辞章、兴象、韵味之总和。

      2)感性认识,,王湾诗句。

      3)理性概念,,严羽观点。

      4)唐诗风貌的典型。

      唐人绝句常用表现手法:

      (1)融情入景,意在言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较喜欢以水寓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语近情遥,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收到意在言外的效果。

      (2)意象集中,以小见大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三首》之二)

      此诗意象集中在“寒梅着花未”一句中,以小见大,更感韵味无穷。

      (3)借端托喻,以少胜多

      昨夜风开露井桃,(春风吹开井边的桃花)

      未央前殿月轮高。(未央:未央宫,以汉喻唐。)

      平阳歌舞新承宠,(平阳:平阳公主,以汉喻唐。)

      帘外春寒赐锦袍。(用新人得宠托喻自己失宠反暗示)

      (王昌龄宫怨词《春宫曲》)

      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班婕妤“秋扇见弃”典故。)

      (崔国辅《怨词》二首之一)

      这首诗从侧面写失宠,有一种以少胜多的效果,耐人寻味。

      (4)时空交错,容量扩大

      洛阳访才子,——才子:袁拾遗。

      江岭作流人。——流人:流放之人。

      闻说梅花早,——梅花早:南方的梅花早于北地开放。

      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此诗用南北两地的春天作比较,表现出怀念伤感之情。

      (同一时间,两个地点)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明月照今亦照古,此诗通过联想,今昔对比中表现盛衰兴亡之感慨。

      (同一地点,两个时间)以上两首诗都是通过时空交错,扩大了诗歌的容量,达到加强诗歌感染力的效果。

      (5)其它手法

      (a)讲究尾联,特别是第三句。

      初唐绝句多为不自然的对接,如“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昔时人已没,今日水流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等都是并列、对仗。

      而盛唐绝句讲究起、承、转、合,很少三、四句对仗,其中最重要的是“转”。清人***说“七绝用”宜在第三句。”就是强调第三句的重要性。

      (b)喜欢用否定词强化语气。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c)喜欢用限制性词语。形成感叹,增强感情色彩。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d)喜欢用问句作结,更有情味,令人联想无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今夜曲终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笛)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此外,盛唐起开始出现绝句组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王维的《辋川集二十首》等。

      (二)诗歌题材风格的发展

      初唐时代多贵族宫廷诗人。开元全盛,至天宝时已危机四伏,盛唐诗人成分有所改变,庶族出身的诗人此时分隔为三类(《唐诗百话》):

      (1)王孟山水田园诗派、高岑边塞诗派;

      (2)李白兼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被人称为“诗仙”;

      (3)杜甫走李白相反的创作道路,苍老、雄健,被人称为

      “诗史”。

      开天盛世孕育了李白,李白飞扬跋扈的诗歌,反映了李唐王朝政治、经济的盛况,上升气象。安史之乱造就了杜甫,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入衰的社会现实。

      1)从王孟的山水田园诗和高岑的边塞诗看“盛唐之音”的本质

      *田园诗起源于陶渊明;山水诗起源于二谢。至盛唐,山水和田园合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

      原因:

      (1)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尤尊道教,帝王对闻名道士或隐士的礼遇为士大夫出仕开辟了“终南捷径”。

      (2)盛唐诗人大都以功业自许,有强烈的从政愿望和用世精神,在“仕”与“隐”之间,他们固然会第1选择“仕”,但仕途并非人人可登,对有些人来说,甚至难于上青天,在求仕不遇时,不少人往往退而选择暂隐山林这条“终南捷径”,隐逸之风因此大盛。

      (3)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以隐求仕或亦隐亦仕者提供了悠游林泉的保障,也为诗人们干谒、漫游提供了方便,盛唐山水田园诗正是在此基础上大量滋生和发展起来。

      为什么说盛唐山水田园诗体现了盛唐之音的本质?

      (1)盛唐诗人多有漫游的经历,足迹遍布南北,无论在胸襟、气象、境界远比二谢开阔,体现出盛唐诗人豪迈气概以及有所作为的气象,例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千古名句)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济:渡,寓济天下之义。)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此诗气象开阔,充满活力,通过写景表达了生当盛世应大有作为的时代精神,体现出盛唐诗的特征。

      (2)唐帝国经过将近一百多年的安定发展,到开元、天宝间,国力空前强盛,当时的知识分子大都以功业自许,有强烈的从政愿望和报国思想。盛唐诗人仕隐之间第1选择仕,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望洞庭景色,后四句赠张丞相托兴观湖而寓求荐之意、用世之志,虽然词意超绝,委婉得体,但汲汲于功名之情已表露无疑。“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四句含蓄地表示了怀才不遇、渴求荐拔的愿望。

      另可举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李白认为只有在完成了“事君之道”、“荣亲之义”之后,才能退隐山林。李白这种隐不绝俗、功成身退的仕隐观,是对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的新发展。同样反映出盛唐诗人积极用世的时代精神。

      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1)经过将近百年的安定和发展,到玄宗开元间,李唐国力臻于极盛,朝廷安边开疆引发的从军之热,使尚武任侠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

      (2)生于这个文治武功均足以傲视千古的泱泱大国的诗人们,也多把赴边报国、建立军功,以至封侯拜将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3)科举入仕的困难更增强了他们对立功边塞的向往,边塞诗的繁荣可以说是时代的需要。

      为什么说盛唐边塞诗体现了盛唐之音的本质?

      (1)盛唐边塞诗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诗人们不仅歌颂军功,抒写豪情,也描写战争的残酷、征人的幽怨、军旅的矛盾,人民的苦难,甚至还有边地的自然风光和边民的生活习俗,但表现最多的还是爱国热情和尚武精神。例如,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英勇气概)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地景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军旅矛盾)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征人思妇怨旷)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战争残酷)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中既有对军事形势、战争气氛及广大将士英勇气概的描写,也有对边地景色、军旅矛盾及征人思妇怨旷之情的反映。全诗雄浑悲壮,托意深远,确实称得上盛唐边塞佳作。

      (2)侠气与豪情,立功与报国,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在这些诗中,时或也有幽怨与悲慨,更多的却是爱国热情和尚武精神,故能给人怨而不怒,悲中有壮之感。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崔颢《赠王威古》)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崔颢《赠梁州张都督》)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李颀《古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这种爱国热情和尚武精神,不仅出现在边塞诗人的作品中,而且也常常出现在所谓山水田园

      诗人的作品中,如王维的《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4)风气所被,就是李白和杜甫的边塞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一》)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杜甫《后出塞五首》)

      两首诗都写得雄浑超拔,意气激昂,报国杀敌的雄心,唾手封侯的气概,从字里行间溢出。

      (5)王昌龄对盛唐边塞生活和将士心理的描写似乎更为全面深刻。王江宁好用组诗,特别是连章

      七绝来描写边情、边景、边声、边色。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之四)

      盛唐诗人的报国热情和尚武精神甚至在王昌龄的闺怨诗中也有所透露: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扬。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青楼曲二首》)

      “功名之望”和“离索之情”是这位少妇心中的两大情结:受时代风气熏染,她能主动教丈夫“觅封侯”,但在春日为柳色所惑时,她又倍感孤独,萌生“悔”意。当然,这种“悔”只是暂时的“悔”,这种“愁”也是淡淡的愁,当她的丈夫真的功成封侯时,她又转愁为喜了。这样的闺怨诗、闺情诗,只能产生在国力强盛、世风尚武的盛唐时代!

      2)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及其歌行、绝句的魅力能在生前引起轰动的,中国文学史上无人能与李白媲美。作为时代的歌手,李白身上集中体现了盛唐诗人崇高的理想、非凡的气魄和狂傲的性格。他是盛唐风范的典型代表。他的诗引起了同时代人强烈的共鸣,也为他赢得巨大的声誉。

      李白诗歌具有奇异壮盛的夺人气势,具有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即所谓“飞扬跋扈”的盛唐时代精神。有人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具有以气夺人的浪漫主义风格。他最擅长歌行和绝句。

      (1)歌行。李白的五、七言歌行豪放飘逸、想落天外,既有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又充满着张扬个性的自由精神。

      (a)李白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体型巨大,充满力量,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符合西方美学中崇高范畴,例如:大鹏鸟。这在他的五、七言歌行中表现得犹为突出。

      (b)李白的歌行具有一泻千里的豪放气势,抒发了他执著追求理想的精神、冲破一切束缚的澎湃气势。

      (c)李白总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主人、大自然的主人,其诗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有自我膨胀的欲望。清叶燮评李白诗歌“非以才得之,乃以气得之。”举例:李白常自命为搏击天空的大鹏鸟,就算是干谒诗,却也表现出飞扬跋扈、自命不凡的气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

      (d)李白诗歌还表现在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经常表现出忧时愤世的感情基调,李白后期作品中充满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慨,这也是李白成为时代代表作家的重要原因。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李白一生追求济苍生,安社稷,有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同时又向往遗世独立、自由放任的浪漫生活,他把屈原热爱祖国、积极入世和庄子蔑视权贵、遗世隐逸的精神集于一身,“隐不绝俗”、“功成身退”八个字堪称其人生态度的写照。这种执著于追求理想的精神,正是盛唐的时代精神。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写出了李白对人生的思考,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既不想同流合污,也不愿独善其身。即使是这样,他也能摆脱纷乱的思路,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友人会宿》);“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千古愁”、“万古愁”,李白的愁是强者之愁。

      (e)李白的五、七言歌行具有跳跃性、和谐性、气势美的特点,他的诗大开大阖、大起大落,意象跳跃,富于想象,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

      (2)绝句。人们往往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李白的绝句。李白的歌行是“气盛于情”,而李白的绝句是“情盛于气”。绝句适宜于抒情和歌唱,李白绝句抒情的同时也抒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杜鹃鸟。)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郎:湖南夜郎。)

      一二联得之于《离骚》中的“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即子规鸟。此诗写得一往情深,给人以光明与希望,它的气势表现在将“愁心”托付“明月”,使贬谪之人得到心理上的宽慰。

      同样是听到朋友遭贬,李白这首诗和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在诗的题材、体裁、手法、大致相同,但给人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同样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李白诗表现婉转,给人以昂扬的希望;元稹诗表现直接,给人以凄惨的哀婉。李诗解愁,元诗助哀。清人毛先舒比较这两首诗

      “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

      因此说,李白绝句境界之高,与情与气是分不开的。

      3)杜甫的现实主义诗史及其对叙事古体诗、抒情律诗的贡献

      诗史——(名词解释)

      1)杜甫为诗;(2分)

      2)善陈时事,时人称为“诗史”。(2分)

      杜诗成就的主要表现:

      (1)反映社会生活现实的古体诗,以叙事为主,在安史之乱之前到安史之乱的最初几年,以古诗体裁,以叙事的手法,写出阶级对立,把自己的病苦与国家的民族的灾难联系在一起。这类诗运用乐府诗的形式写,用古乐府的体裁来反映现实,如“三吏”、“三别”,虽自制新题,但基本上模仿古乐府,题材也模仿古乐府,一直影响到元白。

      (2)反映自己思想感情的新体诗,以抒情为主,新体诗以新的形式来写新的内容。都是晚年创作,以自叹身世为主,兼顾时事,名篇多为律诗。把事实的感情注入律诗,描写天衣无缝。律诗到杜甫时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为什么说杜甫晚年五、七言抒情律诗代表了杜诗的挺高水平?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创作了大量的五、七言抒情律诗,(杜甫现存诗1450多首,其中五、七言律诗占一半以上)这些律诗倍受后人推崇,其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代表了杜诗的挺高水平

      (a)杜甫晚年有意作近体诗(律诗),自觉在格律上下功夫。

      “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杜甫《又示宗武》)杜甫律诗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结合,具备了多样的风格,与他自觉在格律上下功夫是分不开的。

      (b)杜甫之前,世人多推五律为正宗,七律往往被人所轻视。杜甫创作的七律不仅思想价值极高,且艺术上如火纯青,出神入化,大大提高了七律在诗坛的地位。

      (c)能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苦难紧密联结在一起。杜诗成熟不仅表现在格律上下功夫,更取决于思想、阅历的老成深沉。杜甫律诗或忧国伤时、或自叹身世。但是,杜甫能将这两种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境界更开阔,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例如,《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无限感慨)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千古名句)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自叹身世)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忧国伤时)

      此诗写得非常有气势,但更融合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此时的杜甫虽已是一身病痛,自身难保,但他登上岳阳楼,面对安史之乱造成的国家分裂,和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想到的却是关山北面的边防和国家的安危。

      (d)经常通过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抒情。

      (e)杜甫不仅创作了超过前人创作数量总和的七律,还打破固定的谱式,创为“连章体”七律组诗。

      分析杜甫《登岳阳楼》诗的格律及艺术特色。

      李杜优劣问题。(老师没说,要求自己看教材。)

      1)最早提出李杜优劣问题的是元稹和白居易,他们认为杜甫好,抬高杜甫,贬低李白。但是,同时代的韩愈反对这种说法:“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2)但是后来更多人则是从不同角度将李杜作比较:*“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

      *“太白志存复古,少陵独开生面。少陵思精,太白韵高。

      ”(刘熙载《艺概》)

      *“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清*徐增《而庵诗话》),又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试观两人泰山诗,就可以知道此说不为无理。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李白《游泰山》六首之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李杜无优劣之分,同样伟大,各有千秋,无法代替。

      *李白擅长:歌行、绝句。杜甫擅长:叙事古体诗、抒情律诗、绝句。

      *李白以气为主,杜甫以意为主。

      *李白继承(乐府旧题),杜甫创新(新题乐府)。

      *李白飘逸,杜甫沉郁。

      思考题:李、杜诗风格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知识点十:唐诗的转折阶段(诗运中天766—835*70年)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中唐一般分期为756—835,本教材从大历起算。

      (1)高棅《唐诗品汇》中将中唐细分为“大历、贞元中”和“元和”两个时期。“大历、贞元中,此中唐之再盛也。元和之际,此晚唐之变也。”(高棅《唐诗品汇》)。有人认为中唐诗歌繁荣胜过盛唐。

      *大历、贞元——中唐之再盛接武元和——晚唐之变正变。

      (2)李肇《唐国史补》按中唐诗坛风尚分为三个阶段:

      “大历”、“贞江”和“元和”。并认为:

      *大历之风尚浮(承上);

      *贞江之风尚荡(承上又启下);

      *元和之风尚怪(启下)。

      (3)中唐不仅是唐诗的转折阶段,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承担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叶燮《百家唐诗序》认为,“唐贞元、元和之间”是古今诗运之“一大关键”,“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诸公无不自开生面,独出机杼,皆能前无古人,后开来学,以发明诗运之中天,后此千百年,无不从是以为断”。叶氏之说不无道理。中唐转折地位表现在:

      ①是盛唐向晚唐的转折。

      ②是唐诗向宋诗过渡的开始。

      前人为什么称中唐为“诗运之中天”?(论述题)

      1)叶燮之论。

      2)盛唐向晚唐的转折。

      3)唐诗向宋诗的过渡。

      4)概述大历、贞元、元和,从承上到启下。

      “大历之风尚浮”

      ——基本继承盛唐余饷。(“箧中集派”、“大历十才子”)

      “本子昂之古雅而益之以气骨”的“箧中集”派“箧中集”派

      1)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元结集沈千运、王季友、于逖(ti)、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七位朋友诗二十四首为一集,名曰《箧中集》,后人因此把这七位诗人称为

      “箧中集”派。

      2)“箧中集”派继承陈子昂传统,崇尚古雅、气骨。艺术上主张质朴,反对绮靡。形式上大多采用风格质朴的五言古诗,以形式自由的古体诗反对“拘限声病”的近体诗。创作风格上强调气格高古,属现实主义流派。

      3)思想上,七人大多穷居山林,生活贫困,属仕途不得志的下层士人。相同的志趣和相似的经历,使作品内容表现出大致相同的主题:反映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失意的人生情怀、发泄怀才不遇的苦闷、倾诉世态的炎凉。

      4)“箧中集”派继承陈子昂古雅、气骨的传统。七人包括元结本人的诗在当时很受重视(元结诗曾受到杜甫的大加赞赏)。但是宋以后,世人对“箧中集”派评价越来越低,认为他们“率直无文,浅陋不工。”现代学者认为:“箧中集”的诗歌在艺术上过于粗率和质朴,但在反映社会现实,及反对

      华而不实的文风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性。

      2)“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之以风神”的大历十才子。

      大历时期影响更大的是“大历十才子”。(“曲江”:张九龄)

      1)“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文学史把活跃于这一时期的一个诗人群体称为“大历十才子”。十才子

      崇尚王孟,偏向清淡的诗风,但缺乏王孟“浑厚朴拙之气”,反而在“清淡中时露工秀”,过于雕琢,故其诗达不到王孟淡远的境界,而时时显露出浮躁的弱点。

      2)最早提到“大历十才子”这个称号并详列十人名字的是姚合的《极玄集》十才子包括:

      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其中,钱起才能全面,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

      3)艺术上,由于十才子依附权门,以诗干谒,作诗讲究辞藻,注重华丽和技巧。故在当时名声显赫,为人艳羡。其诗也常被人画成图画,悬于壁上。

      4)内容上,多为唱和、应酬及流连光景之作,但也有一些反映现实,雄劲慷慨之作,如卢纶名篇《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十才子创作较多,成就较高的是一些雅畅的小诗,受到后人的称赞。如钱起的《湘灵鼓瑟》就是省题诗中的佳作。其末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联,被朱光潜认为是“诗美的截止。”

      (《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湘灵鼓瑟》)

      6)十才子作诗在格律上非常讲究,其五七言律诗,尤其是七言律诗紧跟杜甫,达到完美。《唐诗百话》引卢纶的七律《晚次鄂州》进行仔细分析,认为此诗足能代表中唐诗歌的特点。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思归心切)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估客:贾客。)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战事仍在)

      (卢纶《晚次鄂州》)

      时值安史之乱之际,诗人回家途中,在三湘抒发思归心切的情绪。写出了唐朝百姓的共同命运,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全诗多用赋体,不用比兴,格律严整,四平八稳。足以代表大历十才子近体诗的特点。

      7)十才子工于言情,创作了大量的情诗。如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婉转地写出女子邀宠之情,心理描写细腻。

      8)综上所述,“大历十才子”虽严守律法,但缺乏气骨,只能做到“声辞工秀,风调雅畅”而已,并无推陈出新的内容,继承王孟而不如王孟。尽管在当时名声很大,但今天看来似乎“名浮其实”。

      “贞江之风尚荡”——唐诗转折的关键。

      贞元是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在唐诗发展史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皎然在其闻名的诗学著作《诗式》中曾提及大历至贞元中诗风的变化:“大历中,词人多在江外,皇甫冉、严维、张继素、刘长卿、李嘉祐、朱放,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初丧,正在于此。

      “大历末年,诸公改辙,盖知前非也。”此话说明三个问题:①大历贞元之间,江外诗坛活跃。由于安史之乱的关系,相当一部分文人逃难南方或在南方做官。(江外:江左、江东、江浙一带。)

      ②江外诗人爱做山水隐逸诗。所谓“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

      ③大历之后诗风开始改变。

      江外诗人分为年长辈和年轻辈:

      年长辈:皇甫冉、刘长卿、韦应物等,继承王孟清淡之风。

      年轻辈:皎然、顾况

    老师二维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上海自考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上海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押题资料
    下一篇:上海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押题资料

    上海自考网提升便捷服务
    距24年4月成绩查询: 仅剩 26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上海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描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